今年以来,大连保监局在创新、学习与借鉴有机结合的前提下,不断向纵深领域推进监管工作,在 “防风险、调结构、稳增长”的阶段性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产险监管
“五措并举”深度推进
首先是完善 “四位一体”的立体监管体系,通过建立“教育预防、市场监测、警示诫免、自查自纠、外查内处、监管制裁”等惩防并举的规范举措,确保监管高压态势。其次是强化行业自律职能,通过重组行业自律办公室,发挥其在车险价格自律、减亏增盈和行业合作中的积极作用。第三是发挥监管窗口指导作用,探索实施车险发展调控指标引导业务推动。收集行业历史发展数据,科学预测车险市场容量和发展速度,引导公司理性经营、规范发展。第四是加大现场检查力度。为防止跨年度续保高峰期恶性竞争,侧重对 3家大公司进行为期半年的重点监管和观察,起到了示范性警示效应。第五是遏制非车领域恶性价格竞争,通过建立行业共保推进办公室签订自律公约分保机制,引导公司着手在大型商业风险合作共保及制定地区性的纯风险费率方面进行探索。
寿险监管
关键环节不断突破
首先是在建立全国最严格的客户回访制度基础上,再在全国率先编撰统一了个险回访(话术)手册,鉴于其较高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已被平安、太平、泰康人寿等多家总公司引用和推广。其次是对私结银保手续费施以源头断流,再辅之以末位惩戒和重点监管机制,终使银保市场久治不愈的这一顽症得以根治。第三是聚焦易聚集业务结构失衡的产品领域和增长速度脱离实际的公司,促其转变发展思路,提高业务内涵价值。第四是开展收付费管理,按照保监会要求制定了大连寿险业收付费相关环节风险管理实施方案,通过自查和定向性现场检查加以落实。
中介监管
“三项招数”开始奏效
大连保监局坚持将中介市场秩序整顿作为市场整顿规范的整体链条之一,相继启动针对车险代理渠道、银邮代理渠道的“三项招数”:首先着重对车险代理渠道实施严格市场准入和分类监管,将机动车服务类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全部纳入监管范畴,实行中介机构违规保险公司责任追究制和责任考评机制。其次是对银行类兼业代理机构全面实行许可证管理,与银监局联合下发《关于对银行类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全面实施许可证管理的通知》,启动针对银行类机构的监管措施,对其实行“一点一证”管理制度。第三是利用中介渠道建立市场动态监测机制。借其随时了解市场,适时掌握和处理恶性竞争等问题,确保中介与其他市场秩序的同步与稳定。
据了解,经过上述整体推进,大连产寿险和中介市场秩序进一步向好发展:今年上半年有关统计显示,大连财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8.47%,5家财险公司实现盈利、8家财险公司减亏,产险公司非车险业务占比达到43.07%;寿险公司新单期缴率达到41.91%,续期保费同比增长28.35%,寿险业务结构向好趋向明显。中介市场经过综合治理,开始齐头并进地置身于大连保险业的整体与平衡性发展态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