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直指假保险机构、假保单及假赔案
东方早报理财一周报记者/余果
行业内各类弄虚作假历来是困扰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的罪魁祸首,今年以来的案件频发也引起了监管部门高度重视。
中国保监会本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打假”正成为2009年下半年保监会的重点工作之一,并部署给各地保监局贯彻执行。
保监会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保监会和各地保监局共查处涉及保险业“三假”的案件42起,其中假保险机构23起、假保单4起、假赔案15起。
去年,假航意险“保单门”事件备受瞩目,直至监管部门全面曝光假保单来源——一家客户电话、网站、产品全套造假的伪保险公司“恒亚迪”,这起“著名”的保单作假案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打假”在业内随即广泛升温。
很快,媒体再度曝光了告破的几起未经监管部门批复、擅自成立的假保险机构案件,而此时假保单已然蔓延到全国各地,不幸购买到的投保人不在少数。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假保单较为普遍的形式包括以下两种:伪造知名保险公司保单,以及假机构私自印刷假保单。
此外,保险中介机构或其他非法保险中介机构印制及销售假保单、保险机构人员通过私刻印章、私印单证等手段伪造和销售假保险单、保险公司销售已作废保单、非法入境销售“地下保单”等也是假保单颇为“流行”的存在形式。
除了直接制造虚假保单之外,私印不具有法律效力、夸大事实的宣传页、宣传手册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误导和欺骗手段。
据保险专家黄宜平介绍,为推销产品,保险公司和银行一般会印刷一些银保产品的宣传单张供银行用户取阅,此类宣传单张往往比较正规,误导有限。但除此以外,许多销售人员也会自行印刷一些宣传单张,此类宣传单张不但简陋,而且往往会根据销售人员自身的需要随意裁剪甚至篡改。
“这些资料不具有任何法律效用,若用户听信此类宣传,很容易上当受骗。”他指出。
假案拖累险企运营成本
和投保人同样遭受假冒伪劣侵害的还有保险公司,它们面对的是层出不穷的虚假索赔案。
尤其是在赔付率原本就居高不下、处于亏损状态的车险领域,假案的出现更是雪上加霜。
“对大型保险公司来说可能还好,但对我们这样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假案的影响很大,迫使我们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去审核每一单索赔案的事故真实性,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运营成本。”一家财产险公司核赔业务负责人黄小姐告诉记者。
“比如,一些依靠我们公司内部查勘人员力量无法鉴定的假案,就要聘请公估公司或者痕迹碰撞司法鉴定中心对这些事故碰撞进行鉴定,由此产生不少额外支出。而对于"漏网之鱼"的赔付支出更是占据高额成本。”黄小姐表示。
而保监会此前就此问题也指出,若假赔案、假保单等问题大量存在,将严重影响保险关键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及保险机构的财务稳健性和偿付能力,诱发一系列财务问题。
在其日常审核理赔案件的过程中,黄小姐接触过形形色色的骗赔假案,包括伪造出险现场、伪造车辆事故、车主串通修理厂夸大损失、车主隐瞒酒后驾驶等违规行为等等。
而记者也了解到,几乎所有经营车险业务的公司都在与此类案件频繁作斗争。而作假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甚至有公司遭遇过伪造身份证冒领赔款的假客户。
投保人自保外更需自律
日常生活中,假机构、假保单防不胜防,因而对于不具备专业知识、对行业了解程度不高的普通百姓来说,要求大家明确辨识真假保单几乎是很难实现的。故此,保险专家提醒,投保人不妨从购买源头上加以防范,挑选正规的销售渠道是最简单有效的手段。
“投保人最好是通过保险公司的营业网点或具有保险监管部门核发的兼业代理资质的保险中介机构购买,如果是短期意外险等属性较为简单的产品,还可以选择到一些知名度较高的保险公司网站上在线购买。”保险专家指出,此外要注意查验业务人员的工作证件或个人代理人资格证件。
鉴于目前作假手段日益“高科技化”,专家也指出,一些不知名代理公司或者“产品超市”通过技术手段可实现联网出单,假保单和虚假的承保信息也可上网查询,以假乱真,投保人在选购时应当避免此类网上投保,尽可能选择知名度较高的网站或者利用传统渠道投保。
不过,保险专家也指出,投保人除了加强防范、保护自己不受假保单之害外,也要做到自律,杜绝侥幸心理,与制造虚假赔案绝缘。随着“打假”的深入,除了被保险公司拒赔之外,投保人还可能面临进一步处罚。
比如人身保险方面,针对投保人带病投保、医患合谋或是与代理人串通隐瞒真实情况,除了拒赔、终止合同之外,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而财产险方面,制造骗赔假案除了被保险公司拒赔之外,还会在其信用记录上留下“案底”,情节严重、被公安机关查处的,将负刑事责任。
保监会公安部联手出击
除了投保人和保险机构自身需加强防范意识之外,监管的作用与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周,中国保监会联合国家公安部一同发出了《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打击保险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通知》,要求各级保险监管机构和公安机关建立案件线索移送、办案协作、工作联络和情况通报等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两部委在行政与刑事执法方面的合作,共同打击保险领域违法犯罪行为。
据悉,“打假”活动主要将未经批准设立分支机构、制作阴阳保单等违法违规行为纳入打击范围,具体将通过集中排查、重点打击和综合治理,依法取缔非法设立的保险机构,初步遏制住制售假保单、编造假赔案等保险犯罪行为。
链接
三招辨别假保单
1.对于私印的假保单,其保单号、发票号都为后期机打的,并非与保单同时印刷而成,且保险期限和保险生效时间都过于笼统。真保单上的保险生效时间,应该和机票相挂钩,精确到起止的年月日时分,而假保单则只有起始的年月日。
2.真保单的背面应该显著印有保险公司的服务电话、网址,一般投保人只要登录保险公司网站系统就可以进行保单的查询及核对,查询到自己的投保状况,而假保单一般没有这些细节。
3.保单生效后,保险公司也会制作印发正式的保险合同,在保险合同内有保险单首页(列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基本信息和承保的计划等)、合同条款、投保单的影印件等,并且附有正式发票和保单回执。假保单则没有如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