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冯先生接到某银行信用卡中心电话,向他推出名为“信诺”的意外险产品,每月只需扣除80余元。如冯先生口头同意购买,保险公司将一个星期内寄出书面条款和保单,待冯先生签字确认后开始扣款。冯先生正开会,就说“ 嗯,我考虑一下。”没想到,这一声回应就已经确认合同并于当月起进行连续扣款。
对此,银行表示电话录音显示当事人确认扣款,而保险公司认为合同不需要签字,录音即生效。
点评:冯先生事件并非个案。目前电话销售保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保险公司自己电话中心主动呼出,投保人在电话里同意了只代表购买意愿,随后保险公司会寄出保险合同,投保人签字寄回后才正式生效。但眼下流行的是由信用卡中心代销保险的方式。
信用卡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呼出电话,持卡人如果在电话里同意购买保险,相应的保费会直接从信用卡里扣除,尽管保险公司也会随后寄出纸质保单并要求客户签字,但保单其实早已生效了。专家表示,电话里确认投保能否生效,这方面保险监管并没有加以明确。这种方式推销保险十分有效,很多保险公司都在效仿。所以一定注意,咨询清楚保险生效方式和流程,不要因为“嗯”一声而买自己不需要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