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股市上涨的最大受益行业 首选平安(研报)

投资要点

  我们认为保险公司的价值创造主要来源于承保业务与投资业务。保险公司可投资股票金额占净资产的比重可高达1.75至2倍,从而保险公司成了股市上涨的最受益行业。

  股市的近几年大幅波动决定了保险公司近几年业绩的大幅波动。

  随着股市的好转,保险公司股权投资收益在上升,而随着经济好转与通胀预期加强,银行利率与国债收益率也有望上升,从而使保险公司整体收益率而临较大的上升。

  从内含价值和一年新业务估值合理性角度,我们认为中国太保  (601601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PB相对估值有一定偏低,而内含价值和一年新业务估值角度看还算合理。中国平安  (601318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PB估值有点高,而内含价值和一年新业务估值角度看还算合理,有稍高之嫌。而中国人寿  (601628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无论从PB估值还是从内含价值和一年新业务估值角度看均有些高估。

  随着中国股市在流动性作用下的不断上涨,估值已经不再是决定股价上涨与否的重要因素,股市上涨带来的保险业投资收益率超过精算假设等预期可能性很大,在此情况下,我们提升保险业的评级为增持,提升中国太保的评级为买入,提升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的评级为增持。

中信证券  (600030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周三发布研究报告称,下半年保险业正进入利差持续扩大和保费增速回升的阶段,维持保险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首选中国平安  (601318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

  中信证券分析员黄华民称,维持6月跟踪报告"利差益正进入蜜月期"的核心逻辑和观点,认为保险股业绩和估值正进入"戴维斯双杀"正向反馈自我加强阶段。"戴维斯双杀"策略即以低市盈率买入潜力股票,待成长潜力显现厚,以高市盈率卖出,这样可以尽享每股收益和市盈率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

  报告同时认为,3000点成为市场心理牛熊分界线,股票价格隐含的新业务乘数将继续上升,当前新业务倍数只相当于历史最高点1/4。

第四届中国金融市场分析年会18日在京召开,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邱劲、国泰君安总经济师、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均认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经济周期特征及流动性状况将成为决定投资者行业配置的“风向标”,保险成为他们最看好的行业。

  李迅雷对目前我国经济周期的预测比较乐观,他认为,虽然我国经济中周期已经完成,并处于见底复苏阶段,但我国经济长周期并未结束,仍处于上升阶段,这是由人口增速、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共同决定的。他预计,今年A股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增速为15%,2010进一步回升至17%。

  邱劲则认为,总体来说,A股市场年内如果能维持现有价位是最理想的,“如果再往上冲可能就是前高后低的局面。”他提出,从全球角度来讲,未来6到8个月内,基本的投资方向在于股票、大宗商品和美元贬值带来的机会。

  在行业配置上,李迅雷认为,可以根据经济周期进行配置,同时还可以根据流动性状况来进行配置。邱劲也表示,在投资取向上应当紧跟流动性拐点,在流动性拐点出现以后,偿债利率将上升,银行等公司将会受益。

  保险行业则成为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最为看好的行业。国泰君安预计,今年全年利润增速排在最前面的行业分别是保险、建筑施工、公用事业、房地产、机械设备等。短期来看,建议投资者配置银行、地产、建筑材料等行业。

  中金公司也提出了下半年看好的四个行业,一是保险和券商,随着长期利率不断上升,短期也不会加息,保险行业的利润将不断上升;二是高档食品和饮料,由于今年资产价格上涨,财富效应会使高档食品和饮料行业有较好表现;三是交通运输这一经济发展比较靠后期的受益行业,在下半年出口将逐步恢复、经济复苏使国内外经济活动更为频繁的背景下,港口、外贸、航空类的企业有望受益;四是大宗商品。

  邱劲同时提到,在经济复苏进程中,并不是各个行业都会受益,目前来看至少消费和个人收入并没有得益于经济复苏,不会像经济回暖的这么显著,“居民收入增长、GDP消费支出增速只有2006年、2007年高位的一半还不到,这说明今年的钱大部分进入了少数人腰包里或者进入了股市、楼市,真正进入到一般居民收入的份额还是比较少。”邱劲说,由此一般消费品行业的增速可能会相对偏差。

  他同时提醒,房地产市场遭遇政策调控的风险非常大,上半年有不俗表现的银行、汽车等行业,下半年面临的风险也会比较大。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受益近期以来A股强势上涨以及集中加仓,保险公司二季度斩获颇丰,而随着不动产等新投资渠道即将开闸,保险公司的股权收益无疑将"锦上添花"。

    昨日来自投行人士的消息称,保险资金不动产投资实施细则将于今年"十一"前后出台,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人保集团目前已有相关项目储备。不动产投资开闸将为保险巨头带来相对稳定的租金收益和升值空间。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人保集团旗下的人保投资控股公司被定位为集团的不动产投资平台,日前人保投资控股公司与金融街控股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在投资不动产的政策研究、项目开发方面进行合作。金融街控股公司看重的是借人保投资控股自营业务和保险资金受托业务开展合作的新模式,拓展其业务范围和合作领域。

    也有消息称,金融街控股公司与中国人寿也考虑在投资不动产上进行合作。

    而凭借旗下信托平台已在房地产领域小试牛刀的中国平安,也已在北京、成都等一、二线城市备有一些酒店及物业投资项目。据悉,中国平安作为主要牵头人之一,正在对此次保险资金不动产投资的试点模式进行研究。

    来自投行业人士的普遍观点是,不动产投资的逐步放开将为保险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现金流收入,符合寿险业务的资产负债匹配原则,有助于持续改善投资收益率。但考虑到流动性风险,建议放开初期应控制投资规模与比例,而从保监会此前多次吹风信息来看,上述建议预计将被纳入实施细则之中。

    值得关注的是,按照保监会的思路,试点初期,保险机构不能直接参与房地产开发,不允许进行房地产炒作,只能购买办公用房、投资廉租房、养老实体和商业物业等,目的就是为了控制潜在风险。

    一家保险公司相关人士说,在今年3月份保监会在成都举办的内部培训会议上,保监会相关部门明确了保险资金要建立投资有价证券、不动产和债权股权的三个投资平台。今年上半年,保监会放开了债权投资品种,保险资金可以投资于无担保债券(主要是中期票据)。另外,关于未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放开也在预期之中。一位保险研究员向记者分析说,由于大部分投资渠道都有了比较明确的预期,预计下半年将以落实已有预期为主。

    多位保险业资深人士认为,从保险行业的消息面和政策面来说,拓宽投资渠道始终是刺激股价的正面因素之一。尽管由于监管的审慎性,其进展速度未必如预期那般快,但由于保险业新的投资领域空间依然广阔,相关实质性利好的出台从长期来看将会显著提升寿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弱化股市波动影响,并且可能成为短期内刺激保险公司股价表现的驱动因素,也将成为影响保险业明年业绩的一大推手。

上周在上半年经济数据与金融数据的支撑下,A股市场震荡上行,上证综指收于3189.74点,较前周上涨2.43%,深证成指报收于13131.97点,全周上涨3.35%,实现周线五连阳。

  受中国平安公布半年保费收入数据影响,保险股周二全线飙升, 中国平安盘中一度逼近涨停,全日涨8.94%,中国太保涨6.09%,中国人寿涨4.82%,保险板块的整体涨幅达7.82%,成为当日涨幅最大的行业。上周五(7月17日)中国太保(601601.SH)收于28.81元,全周上涨9.00%;中国平安(601318.SH)收于59.90元,全周涨7.33%;中国人寿(601628.SH)收于29.98元,周涨幅2.99%。

  上周,三家A股上市的保险公司均公布了上半年保费收入情况,其中: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人寿等四个公司上半年未经审计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925.2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690.85亿元增长34%;中国人寿上半年未经审计的保费收入共计人民币1727亿元,同比下降5.2%,中国太保前6个月保费收入为53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7%,寿险保费收入352亿元,同比下降了9.5%。

  尽管三家上市险资中只有中国平安的保费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的保费收入增长放缓可能在下半年还将延续,但由于二季度保险公司权益类投资利率继续上行,加上随着宏观经济的企稳回升和通胀预期的日渐强烈,中长期债券收益率震荡上行的趋势正逐渐确立,这将为寿险公司获得合理的投资收益水平进而改善行业整体盈利前景提供坚实的基础。中金公司发表的保险业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称: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进入长期通缩和低利率的可能性已经基本被排除,未来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能够带动盈利的不断提升。而二季度以来,大盘蓝筹股的上涨和主动加仓使保险公司的股权类投资占总资产的比重较一季度末明显上升,保险公司业绩和股市之间的弹性得到有效恢复。据光大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估计,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三大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77%、4.83%、4.57%。另外,险资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房地产细则将于10月份正式出台等政策预期也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的预期。正是基于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和对险资投资收益的看好,保险板块继续为投资者所看好,成为市场追捧的明星。

  个股方面:中国太保上周发布董事会发行H股决议公告,称本次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10亿股,其中包括授予主承销商不超过本次发行股份总数15%的超额配售权,而发行的股份以不低于本次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公司A股20个交易日的交易均价进行发行,即不低于23.51元,发行目的是为充实公司的资本金。

  上周在周围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带动下,恒生指数收于18805点,上升1097点或6.20%。在港上市的中资保险股齐涨局面再现:上周五(7月17日)中国人寿(2628.HK)收于30.80港元,周涨幅0.33%;中国平安(2318.HK)收于59.40港元,周涨幅6.17%;中国财险(2328.HK)收于5.39港元,周涨幅5.69%;中保国际 (0966.HK) 收于18.88港元,周涨幅2.50%;民安控股(1389.HK)收于1.78港元,周涨幅7.88%。

  个股方面:中保国际旗下太平人寿保险前6个月累计保费收入111.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5%。中保国际(00966.HK)执行董事兼总裁吴俞霖表示,争取在今年10月前完成私有化民安控股的计划,预计民安控股将于11月撤销在香港上市地位。中国财险公布,按中国会计准则,今年前6个月原保险保费收入为668.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3.52%,超出市场预期。

  上周,在强劲的季度业绩以及部分向好的经济数据提振下,道琼斯指数收于8743.94点,全周累计上涨597.42点,涨幅达7.33%。中国人寿 (NYSE:LFC)上周五在纽交所收于60.27美元,全周涨2.36%。

推荐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