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2年半承保亏37亿 交强险经营成本过高受质疑

在被连续两年质疑存在“暴利”后,交强险第二份的“盈亏报告”出炉,交强险是否存在“暴利”再次引起市场关注。据报告显示,交强险运营2年半累计承保亏损37.4亿元,但2008年承保盈利10.4亿元。业内人士表示,交强险到底是盈是亏仍是一头雾水。同时,交强险高达4成的经营成本也受到质疑。

  【现象】

  2年半承保亏损37亿元

  从最新的交强险 “盈亏报告”中可以看出,经审计的全国26家经营交强险的保险公司数据汇总显示,2006年7月1日至2008年底, 26家公司累计承保各类机动车1.56亿辆次,保险责任已到期的保费为1045.9亿元,保险责任未到期的保费263.9亿元,赔付670.6亿元,经营费用412.7亿元 (含营业税72亿元),两年半累计承保亏损37.4亿元。考虑投资收益44.3亿元,则略有结余,合计为6.9亿元。

  同时公布的还有2008年度交强险的运营状况,2008年交强险投保率40.8%,;交强险保费收入合计553.4亿元;赔款支出370.8亿元,赔付率为66.4%,;经营费用177.3亿元,费用率为31.7%,全年实现承保利润10.3亿元,投资收益7.3亿元,相当于全年实现盈利17.6亿元。

【质疑】

  到底是亏是盈

  交强险“盈亏报告”中指出,交强险共承保车辆合计1.56亿辆,保费收入合计1309.8亿元,受到去年2月1日交强险费率下调和7月1日费率下浮比例提高等因素影响,2008年交强险承保车辆数同比增长12.2%,保费收入增长3.0%。

  报告同时表示,交强险在过去两年半内赔付率呈上升趋势,赔付金额分别为30亿元、269.8亿元和370.8亿元;赔付率为 57.3%、62.0%和66.4%,在去年交强险责任限额和费率调整后,下半年赔付率飙升到74.0%,开始出现明显亏损,交强险整体亏损15.7亿元。其中承保亏损16.9亿元,投资收益1.2亿元。

  “从数据来看,虽然交强险运行2年半来承保亏损了37.4亿元,但去年实际上交强险已经实现了承保盈利。”对于交强险亏损的情况,一位业内专家指出,虽然去年下半年交强险出现承保亏损,但即便是在不考虑投资收益的情况下,交强险在去年也已经实现了承保利润10.3亿元。如果算上7.3亿元的投资收益,交强险去年盈利合计也达到17.6亿元。

  “从去年的情况来看,交强险已经为部分财险公司带来了承保利润。”业内人士表示,交强险从长期来看,有利润可赚是不争的事实,从保监会的数据中看,已经有公司实现了交强险承保盈利。

基础费率是否调整

  在经营26家保险公司中,10家实现盈利,16家仍然亏损。其中,承保规模最大的人保财险,2008年交强险经营利润达20.11亿元,排名第二的是平安财险,盈利达4.39亿元。亏损的16家公司中,都邦保险亏损最为严重,为2.19亿元,国寿财险亏损2.14亿元。

  “按照各家保险公司出具的审计和精算报告,可以看出,交强险整体业务的盈利水平已经达到60%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

  这样的盈利水平是否符合交强险“不盈不亏”原则呢?

  “保监会并没有对交强险“不盈不亏”的原则做详细说明,到底要几家公司实现盈利才算不盈不亏。”有律师表示,保监会应对“不盈不亏”制定一个标准。

  人保财险王和副总裁则认为,保险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定价在前”,或者是“成本滞后”,其真实成本需要一定的经营周期才能够充分体现。

  王和表示,从保险的性质看,判断价格的合理程度通常需要经过一定周期(一般为3年),因此,交强险价格调整的频度不宜过大,至少应以3年为一个回顾周期。

经营成本为何居高不下

  交强险运行2年半,已到期的1045.9亿元保费中,经营费用412.7亿元,占到了成本的近4成。为何交强险需要那么高的经营成本受到了关注。

  “交强险是一种强制性保险,它与其他商业保险完全不同。所以,它在成本上应该是透明的,应该接受公众的监督,而不能一边强制,一边暗箱操作。 ”业内人士指出。

  对于交强险经营费用的偏高,在2007年12月的交强险费率调整听证会上,就受到数位参会代表质疑。当时,交强险运行第一年的经营数据显示,当年全年保费收入507亿元,实际赔款支出139亿元,各类经营费用竟达140.7亿元;而从成本费用支出明细来看,仅保险公司的行政管理费用就超过91亿元,占比达18%。

  “总体来看,交强险经营成本还是太高。 ”对于经营费用的居高不下,保监会主席吴定富也曾在2008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表示出不满。

  分析人士指出,交强险的经营费用过高,其中存在着不合理因素。 “交强险经营费用过高,不符合参保者的利益,或导致保费过高,或导致保障金额减少,很难让公众满意。 ”

【回应】

  险商:盈利水平确已下降

  在赔付成本增长和保费收入下降这两大因素的影响下,人保、平安、太保三大公司的交强险最终赔付率一致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上升趋势。

  就在6月底,三大产险巨头递交了交强险专题财务报告,交强险承保规模最大的中国人保财险2008年度经营利润20.11亿元,中国平安  (601318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旗下平安财险经营利润4.39亿元,中国太保  (601601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旗下太平洋  (601099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财险经营利润3.80亿元。尽管都为盈利,但三大公司出具的精算报告一致认为,2009年的交强险保费充足性面临严峻考验,赔付成本将进一步增加。

  来自人保的精算报告指出:赔付成本的增长是2008年下半年出现承保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8年2月起,交强险责任限额从6万元提高到12.2万元,“由于死亡伤残限额由原先的5万元上调为11万元,医疗限额由原先的0.8万元上调为1万元,使得涉及人伤赔案的交强险案件赔款金额大幅上升,交强险的案均赔款比调整前上涨了19.1%”。

监管部门:暂时调整可能性不大

  “交强险的‘不盈不亏’原则是指在交强险费率制定时不含预期利润。 ”中保协负责人表示,交强险经营结果受到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资本市场波动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在经营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阶段性的盈利或者亏损。

  对于交强险基础费率是否会调整,保监会表示,今年7月交强险实施满3个完整业务年度后,将对交强险实施环境、配套制度、费率形成机制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和研究评估,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推动交强险制度的完善。

  中保协表示,交强险将通过责任限额和费率的调整实现较长时期内的基本盈亏平衡。但交强险费率调整需科学周密的精算评估,要参考一定时期的交强险历史经营结果,要分析影响交强险经营的多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

  相关链接

  本月起6成车主可享30%费率下浮

  从7月1日起,车主享受的交强险费率最高下浮比例将提高到30%。其中,三年没有发生有责任道路交通事故的私家车车主每年仅缴纳665元交强险保费。据测算,2006年开始投保的车主中,将有超过60%的车主享受30%费率下浮。

  2007年7月1日起,保监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交强险费率与道路交通事故挂钩的浮动机制。对于未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第一年下浮10%,连续三年未发生事故可下浮30%。对造成死亡和发生两次以上有责任事故的实行费率上浮。

推荐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