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旅游期待全面提升

  针对高铁旅游过程中出现的停车难、吃饭难、导游人员十分缺乏等问题,市旅游局制定了一整套较为完备解决方案和具体措施,包括与市商务局合作,对旅游接待餐厅进行定点;与市运管部门组建旅游车辆调度中心以及解决停车难问题;筹划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协调省博和红楼等免费景区,扩大每日游客接待量;制定发行旅游行业中小企业集合信托计划方案;制定全市旅游标识标牌实施计划;协调大多数景区点对骨干旅行社给予较高门票折扣,并实行按月结算;与市交管局协调旅游小型车辆单双号过桥证问题;启动旅游信息资料更新制作计划,对现有旅游信息发布网络进行完善。

  5月1日,记者在黄鹤楼了解到,当天该景区游客人数超过万人,接待秩序井然。中南国际旅游总公司当天接待了一个百余人广东 团队,导游告诉记者,黄鹤楼接待团队游客有了很大改观,对旅行社实行了月结,团队游客实行人手一票,给团队游客带来极大便利。

  广东广之旅旅行社导游陈永新已十余次带队来汉。此次来汉之前,他很担心再次遇到樱花节期间的拥堵、吃饭难、住宿难、停车难等问题。不过这次一切顺利。显然,武汉在应对 “五一”客流高峰时,做好了充分准备,时间虽短,改善明显。

  武广高铁不仅捎来大批游客,更带动了武汉经济。然而,当高铁的新鲜劲儿过了,武汉靠什么吸引游客呢?以“8+1”城市圈为例,武汉周边2小时车程以内的景点,大多面临知名度不够、体积量太小、接待水平较低等问题。

  为此,武汉市旅游局正着力在城市营销、行业培训、市场监督、健全服务体系等方面下功夫,推进旅游发展环境优化,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

  “五一”期间,在武汉火车站北出口处,武汉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十分醒目,前来咨询的高铁背包客络绎不绝。据悉,同样的咨询服务中心在武昌火车站及天河机场同时试运行。据悉,武汉旅游集散中心、武汉旅游商品交易中心、一批大型旅游购物店以及更全面的旅游咨询服务网络也将相继建成,武汉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将更加完善。

  随着2012年后全国高铁“四纵四横”全面贯通,武汉到北京、上海、成都、重庆、西安、福州都在4小时左右,同时,武汉城市旅游圈、鄂西生态旅游圈加快建设,都将推动武汉转型为国内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此,我市必须在城市功能建设以及旅游业配套服务上,进行脱胎换骨式的革命,以实现旅游综合服务质的飞跃,武汉城市形象和功能的全面提升。

推荐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