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座充满情绪的城市,也是很多电影的外景地,《黄金时代》《南方车站的聚会》等影片都曾在这里取景。电影镜头下的武汉,时而市井,时而迷离,时而又真实得没有丝毫距离感。现实中,老街里每日的市井生活,也如电影一般,开始又落幕。
在田原的眼里,武汉是一座矛盾的城市。它的性格上并存着些匪气与浪漫;相貌上彰显着摩登与野生;故事里透露着魔幻与现实。碰撞而又冲突的风格完美地糅进了一座城市。不知是不是继承了这座城市的精髓,田原把自己的多面形象也结合得刚刚好。
2006年,获得第59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最佳影片奖的《江城夏日》上映了,这部电影诠释了地地道道的武汉。从现实世界中被搬到荧幕上的不仅有田原熟悉的长江二桥、码头、武汉大学、天厦、晴川阁,也有暮色中的两岸高楼、货轮驶过带起江面粼粼波光,还有她学生时代最爱逃掉自习课跑去的江滩。
田原说“武汉人有些匪气,又很浪漫,时而暴躁,时而又很温柔,很矛盾”。3月到5月的樱花季、11月到来年2月的江滩芦苇丛,还有岁月斑驳的总统府、登高远眺的黄鹤楼、温柔绵延的长江都在展示着这座城的浪漫多情。
陶红与武汉的情缘正式开始可能是始于《生活秀》。来双扬这个武汉女人在陶红的生命里埋下了深刻的种子,这位来自重庆的女人就这样与武汉的脉搏结合在了一起,至今的近20年里,武汉的起起伏伏、涨涨落落都一直牵动着她这一位重庆人的心。
陶红与武汉的缘分可能是注定下来的。喜欢逛书店的她在完成《黑洞》的拍摄后准备从青岛飞回北京,像往常一样走进书店,然而她被池莉的名字所吸引住了,就这样开启了她与武汉的缘分之旅——《生活秀》。
三年前,凭借工作的机会陶红又一次回到了武汉,整个城市透露着分外鲜明的个性,这让她激动又欣喜,为此她特地在武汉多待了一两天,打算好好领略下这座城市的改变。她说:“武汉变得更加的井然有序了,现代又讲究,到处充满了生活的质感。”在从前熙来攘往的烟火气之上她清楚地看到了这座城市的优雅和从容。
陶红希望还能有机会去武汉拍戏,无论电影、电视剧,她想用自己的角色再次把武汉这座城市的美丽、精致、顽强、勇敢表达给所有人。陶红与这座城市的缘分也许就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好了的。
这部电影讲述了萧红辗转短暂的一生,影片跟随镜头记录过黑龙江、陕西、上海和四川等地,武汉则是片中萧红开启新生活的地方。随着镜头,可以发现武汉雄伟的武汉关、旧址咸安坊、沿江的18码头等。咸安坊于1910年左右建成,曾作为高级民宅,船王卢作孚、药业大王陈太乙、汉剧大师都曾居住于此。
片中可以看到武汉长江大桥、二桥、汉正街、长江轮渡、新荣村客运站等地点,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女主角李宝莉就是在经过长江大桥和二桥的这趟渡轮上,豪迈地回应了面对生活给予的“万箭穿心”的打击,活出“万丈光芒”的精彩。
影片在刁亦男导演的手下展现出了一个略带虚拟色彩的南方城市,把武汉方言作为中国形象让更多人看到。在片中几次出现的野芷湖让整个影片紧张的情绪得到了短暂的舒缓。野芷湖位于华中农业大学与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之间,站在野芷湖大桥上可以俯瞰湖面的全貌,夏日里,3公里的湖岸线周边树木郁郁葱葱,正在规划的11公顷湖岸公园正是夏日炎炎之中消暑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