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杨佳峰)“原材质是钢筋水泥,几天内应该可以修复如初。”6月7日,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老牌坊”修复工作正在加紧进行,被撞损的老牌坊可以完全修复,其他情况以武汉大学文物保护管理处发布的“说明”为准。
据武汉大学官方微博6月7日凌晨发布消息,武汉大学文物保护管理处于6月6日发布了《关于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老牌坊”意外损伤情况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说明》称,2020年6月6日凌晨2:30左右,位于洪山区街道口区域劝业场的武汉大学老牌坊被附近工地施工的混凝土搅拌车碰擦,导致部分受损。该老牌坊建于1934年,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之一。
目前,肇事车辆和人员已被控制。文保部门已紧急为受损老牌坊搭设了临时支护措施,并启动抢险加固和文物修复工作。《说明》还表示,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对肇事企业和人员依法严肃处理,尽快科学完成文物修复工作,并由洪山区牵头在牌坊周边采取加装限高杆等有效保护设施,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确保文物安全。
6月6日凌晨2:30左右被撞损的武汉大学老牌坊,位于劝业场,离武汉大学正门约千米,并在此矗立了86年,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武汉大学老牌坊缘何居于千米外的闹市,而不是武汉大学校门口?据武大方面介绍,武汉大学在创办时候的规制和占地面积都很大,从现在的武大正门到武大老牌坊之间有一条“大学路”,两边都是树木,没有建筑物,大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两边建筑渐渐多了起来,改革开放后,“大学路”湮没在闹市,渐渐不见踪影,老牌坊也渐渐远离了武汉大学,成了孤悬武大之外的历史建筑物。
其实,武大最早的牌坊,也位于街道口劝业场的老牌坊处,为木制结构,建于1931年,仿北方牌坊式样,四柱三间歇山式结构,琉璃瓦顶,略施斗拱,油漆彩绘,古朴大方。那时,该处是一片开阔地,木牌坊建成次年,就毁于龙卷风。1934年,武大在原址建造钢筋水泥冲天式牌坊,牌坊通体以青灰色水刷石饰面,檐部施以绿色琉璃瓦装饰,与珞珈校园内的主要校舍建筑风格一致。正面为校名“国立武汉大学”,背后为六个篆体的汉字:“文法理工农医”。表明时期国立武汉大学所设的六大学院。
随着时代变迁,武大老牌坊渐渐被周边林立的高楼包围,留在劝业场;而武大的大门,也退回到现在所在的位置。
1992年,为迎接建校100周年华诞,武大以老牌坊为蓝本,开始兴建新的大门牌坊,于1993年教师节前建成。据悉,这座新牌坊,在整体模仿老牌坊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轻微改动。
2012年,因八一路隧道修建,武大校门新牌坊被拆除。新的武汉大学牌坊很快获得重建,核心元素仍是复建了劝业场的老牌坊,进行了一定比例的放大。经历86年的时光沉淀,当年的老牌坊,已经从最初一座单纯的“指路牌”,变成了承载珞珈山大学文化的重要符号,第二次被复制于武汉大学正门口。
武汉晚报讯(记者杨佳峰)“原材质是钢筋水泥,几天内应该可以修复如初。”6月7日,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老牌坊”修复工作正在加紧进行,被撞损的老牌坊可以完全修复,其他情况以武汉大学文物保护管理处发布的“说明”为准。
据武汉大学官方微博6月7日凌晨发布消息,武汉大学文物保护管理处于6月6日发布了《关于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老牌坊”意外损伤情况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说明》称,2020年6月6日凌晨2:30左右,位于洪山区街道口区域劝业场的武汉大学老牌坊被附近工地施工的混凝土搅拌车碰擦,导致部分受损。该老牌坊建于1934年,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之一。
目前,肇事车辆和人员已被控制。文保部门已紧急为受损老牌坊搭设了临时支护措施,并启动抢险加固和文物修复工作。《说明》还表示,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对肇事企业和人员依法严肃处理,尽快科学完成文物修复工作,并由洪山区牵头在牌坊周边采取加装限高杆等有效保护设施,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确保文物安全。
6月6日凌晨2:30左右被撞损的武汉大学老牌坊,位于劝业场,离武汉大学正门约千米,并在此矗立了86年,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武汉大学老牌坊缘何居于千米外的闹市,而不是武汉大学校门口?据武大方面介绍,武汉大学在创办时候的规制和占地面积都很大,从现在的武大正门到武大老牌坊之间有一条“大学路”,两边都是树木,没有建筑物,大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两边建筑渐渐多了起来,改革开放后,“大学路”湮没在闹市,渐渐不见踪影,老牌坊也渐渐远离了武汉大学,成了孤悬武大之外的历史建筑物。
其实,武大最早的牌坊,也位于街道口劝业场的老牌坊处,为木制结构,建于1931年,仿北方牌坊式样,四柱三间歇山式结构,琉璃瓦顶,略施斗拱,油漆彩绘,古朴大方。那时,该处是一片开阔地,木牌坊建成次年,就毁于龙卷风。1934年,武大在原址建造钢筋水泥冲天式牌坊,牌坊通体以青灰色水刷石饰面,檐部施以绿色琉璃瓦装饰,与珞珈校园内的主要校舍建筑风格一致。正面为校名“国立武汉大学”,背后为六个篆体的汉字:“文法理工农医”。表明时期国立武汉大学所设的六大学院。
随着时代变迁,武大老牌坊渐渐被周边林立的高楼包围,留在劝业场;而武大的大门,也退回到现在所在的位置。
1992年,为迎接建校100周年华诞,武大以老牌坊为蓝本,开始兴建新的大门牌坊,于1993年教师节前建成。据悉,这座新牌坊,在整体模仿老牌坊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轻微改动。
2012年,因八一路隧道修建,武大校门新牌坊被拆除。新的武汉大学牌坊很快获得重建,核心元素仍是复建了劝业场的老牌坊,进行了一定比例的放大。经历86年的时光沉淀,当年的老牌坊,已经从最初一座单纯的“指路牌”,变成了承载珞珈山大学文化的重要符号,第二次被复制于武汉大学正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