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条航线陆续复航

  航班恢复消息终于接踵而至。昨日,法航宣布自6月18日起逐步恢复巴黎-上海客航线的同时,新西兰航空也计划于下周恢复往返上海的航班,尽管首批复航航班数量有限,但民航业复苏的信号已经释放。根据去哪儿网、携程网等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在民航业复工的过程中,商旅板块率先走出一条 “勾”型复苏曲线后旅客为主的客源结构,以90后为主力的新商旅群体正在崛起。

  上周中国民用航空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5月份全国民航安全生产运行数据:全行业完成运输航空飞行61.4万小时,同比下降45.8%,环比增加45.3%;旅客运输量2583.1万人次,同比下降52.6%,降幅较上月收窄15.9个百分点。

  针对该数据,携程方面也表示,5月无论机票订单量还是搜索量,都环比4月有较大增长。分析师透露,民航业复苏的一个明显信号来自4月8日武汉天河机场的复航,4月7日和8日,湖北机场的关注度达到近期峰值,而4月1日-8日,以武汉为出发地的搜索数据,环比增长超过100%,以武汉为目的地的机票搜索增长近7成,搜索目的地为武汉的用户数增长五成以上,其中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排名前列。

  国内、国际航班逐步复航的过程中,公务舱、商务舱订票量超出预期。昨日,记者从去哪儿网了解到,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的有序进行,商旅出行率先“破冰”且快速回暖。

  一年飞行次数超过10次、航班起飞时间多在上午、首选经济舱并会在行程结束后索要行程单……这是商旅人士的典型特征,2019年商旅客国内出行的航段均价为755元,而2020年的均价则为691元。根据去哪儿网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至5月出行的90后旅客占比升至28.2%,其中近6成旅客表现出典型的商旅特征。

  对机票价格敏感性增加,同样是90后新商旅人士的典型特征。去哪儿网分析师透露,2019年时,半数以上商旅客搜索航班时首先考虑10时左右起飞的航班;今年,商旅客们更喜欢7时至9时起飞的航班,准点率更高,且机票价格更便宜。此外,在商旅客群年轻化的当下,他们出差线路不再是点对点的“单线作战”,出行范围会更广。以上海为例,36%的商旅客在到达上海后两天内会搜索前往杭州、无锡、南京等地的高铁票 。

推荐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