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条院线日(除夕)至今,中国线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分别前往北京、上海、山西、成都等城市的影城进行实地探访,这些影城依然关门上锁。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日前发布了“电影院复工准备工作的建议”,但一天之内,就被北京市政府叫停。
“今天中国电影产业的生力军,绝大部分还是在非典之后成长起来的。战疫之后,我们会有机会看到一大批新的投资影城和制片公司、发行公司风起云涌,如果那样,今天和固守在眼前的影城也许就会再见。”资深院线人士赵军撰文指出,“相信今年还会有大的影片进口和国产片发行政策创新,很多新概念也会进入院线影城,当然很多院线影城要经受得起暴风骤雨的冲击。”
成本价,详情见图,为节约运输费,同城或临近城市优先,量少不配送:三种口味的成品爆米花,库存总计14万8千900箱,每箱10kg,190元一箱;爆米花专用白糖,库存总计67万多袋,每袋20kg,230元一箱;进口椰油,库存总计71万多桶,每桶22.68kg,425元一桶
不少影院也开始推出优惠券,提前回笼资金。近日,万达影城推出“万物复苏”观影套票,原价299元的“3张电影票兑换码+2份(46盎司)爆米花+1份惊喜小礼物”组合,现在仅售99元;苏宁影城推出”狮来运转”大礼包,原价199元的“4张电影票+2个哈根达斯球”组合,现在只要99元;还有不少影城同样推出不同形式的“99元观影礼包”,包括“4张电影通兑券加两份单人套餐”等。
“我在这个行业待了8年了,一直在这家影院工作。在春节档影片撤档前,我们影院春节档的预售还是蛮好的。1月23日那天,我特别早的去影城处理退票,负责办理线下和网上的退票。三个工作人员一起操作,从早上一直到中午才处理完,一笔一笔退”身在武汉的影城值班经理肖成回忆道,“春节档是一年中的重要大档期,一般春节档结束后的3~4月属于影院淡季,影院一年里主要就是靠春节档。”
事实上,互联网对电影行业的介入和颠覆并非是从《囧妈》才开始,但为何此次头条系的出手却引发行业尤其是院线如此大的反应?归根结底是因为字节跳动此次冲击了院线制下的既有利益格局。在现有分成机制下,除去宣发成本、和缴纳税费,片方只分得票房的约3成,院线成,二者再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分账,各个院线情况不尽相同。
不过,在谈及2020年影视股未来的整体表现和趋势时,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则认为,“今年影视板块的表现可能会不如去年,一方面是疫情对院线收入的冲击,是一个持续影响;另一方面是行业受政策影响,可能会延续去年的走势。”另一位业内人士则称:“一定会有影响,今年损失了至少两个月的票房,影视行业系统性产生了风险”。
关于电影院何时才能复工的消息愈演愈烈。2月23日,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布了《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技术分会关于电影院复工准备工作的建议》,迅速引发关注并将“电影院复工准备”送上微博热搜。不过,相比影院的反应,一众网友先急了,纷纷表示拒绝。毕竟,作为人流量大又密闭的公共活动空间,疫情期间的电影院即便够做到严格消毒通风等安全保障,但要让观众重新放心走进影院依旧需要一段恢复的过程。
2月26日,北京市电影局跟进发布《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北京市电影行业复工防疫指引(1.0版)》,对于电影放映场所复工复映和影视剧组复工给出明确要求,指出在复映初期一定时间内(由市电影局视情况明确具体时间),按隔排隔座售票,售票处实行观众信息登记制,需登记姓名、性别、住址、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观影影片及放映时间、影厅号和座位号等信息。
“17年前的那场非典,北京电影院也曾关门歇业近两个月,但那时电影市场的总体盘子小,一年票房还不足十亿,影院也没那么多。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银幕数全球第一了(编者注:截至2019年12月23日,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电影总票房突破627亿元,银幕总数达到68922块),再遇到停业一两个月,损失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在采访时,一家知名院线从业者张胜表示,“停工、停产对普通民众的收入造成影响,对于电影这种非刚需的消费,恢复起来恐怕要到下半年了。”
“今天中国电影产业的生力军,绝大部分还是在非典之后成长起来的。战疫之后,我们会有机会看到一大批新的投资影城和制片公司、发行公司风起云涌,如果那样,今天和固守在眼前的影城也许就会再见。”资深院线人士赵军撰文指出,“相信今年还会有大的影片进口和国产片发行政策创新,很多新概念也会进入院线影城,当然很多院线影城要经受得起暴风骤雨的冲击。”
在赵军看来,关键不在于哪一天晴朗了,而在于一旦天晴院线和影院要付诸什么行动,这个月的闭关是利用好了还是白闭关了。哪怕只看今年,院线市场都不能懈怠,因为今年的强片并不少。只是一旦开闸,档期扎堆,影片会竞争,院线影城也会竞争,因为已经少了两个月。“所以大家都要有竞争的意识,做好竞争的准备,尤其是你能够拿得出什么手段来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