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学生骆嘉杉收到了武汉珞珈山邮局寄来的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骆嘉杉和珞珈山有着怎样的缘分,他为什么一心向往武汉大学?
骆嘉杉这个特别的名字是他的爷爷取的。和人们猜想的不太一样,它并非取自武汉珞珈山,而是舟山群岛的洛迦山。
骆爷爷年轻时是东海舰队一名艇长,经常带队在舟山群岛训练,对洛迦山“观音修行地”的传说很熟悉。他给孙子取名洛迦山的谐音,既是祈福后辈,又为纪念自己的青春。
“你知道武汉有座珞珈山吗?百年学府武汉大学就建在珞珈山,希望你将来能考进去。”刘平波老师的一席话,在骆嘉杉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也开启了他和武汉的故事。在北京市第二中学读高中时,“要考武大,要去珞珈山”的声音总在骆嘉杉的脑海里出现,提醒他努力学习。
“武大是全国名校,更是网红大学,你很难不关注它的新闻。”骆嘉杉说,越关注就越觉得武大适合自己,所以高三时花了不少时间分析武大各个专业,更坚定了报考武大的决心。
“听到这孩子叫骆嘉杉,我耳朵都竖起来了,心想着尽量将他招回去。”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本科办主任陈连平回忆。
北京公布高考分数第三天,骆嘉杉在妈妈陪伴下,找到在京做武大招生宣传的陈连平咨询。陈连平说:“不仅是名字亲切,聊了以后发现他特别优秀,而且很向往武大。这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今年武大普通本科在京最低录取分数为649分,骆嘉杉高考考了660分,但他填报志愿时却并非如预想中那么顺利。因为北京知名高校云集,不少家长不愿意高分考生去外省读大学,骆嘉杉的爷爷奶奶也舍不得独孙去武汉。
最终,陈连平和骆嘉杉及他的父母又沟通了几次,想出了一个办法:第一志愿填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志愿填学,第三志愿才写武大,让老人家暂时安心。
“我的分不够,南大在北京招生计划少,分数线又高于武大,我们都计算好了,肯定会被武大录取。”骆嘉杉说,陈老师为他填志愿的事操了很多心,给他分析各个专业,鼓励他填了自己喜欢的法学专业。
武学专业在北京仅招两人,骆嘉杉根本没有考虑太多其他选项,“我相信陈老师,也相信我对武大的了解。武大历史悠久、排名靠前、环境优美、学风优良,其中法学是强势学科之一。”一家三口将重游武汉
“全家都很兴奋,爷爷奶奶也很高兴,并没有责怪我。”骆嘉杉说,爷爷恭喜他的同时,还勉励他今后要努力学习、充实自身,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和通知书一起寄来的还有武汉大学及周边地图。骆嘉杉已经开始规划到学校后第一天的参观线路,“心心念念好多年,终于要真的登上珞珈山。”
骆嘉杉的妈妈马女士说,其实儿子读初中时,他们一家三口就去过武汉,但没去武汉大学。“当时留下了遗憾或者说是小悬念,现在通过他自己的努力来补上,更好。”
马女士说,那次旅游,风景优美的武汉给全家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今年抗疫期间,她更是对这个英雄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所以很支持孩子选择武汉,选择武大。
“之前有朋友听说我孩子准备报武汉的大学时,问我没有顾虑吗?我告诉他们,那是一个坚强、勇敢的城市,把孩子送去会得到很好的教育和锻炼。”马女士说,她相信武汉现在是最安全的城市,9月她和丈夫会送骆嘉杉来报到,一家三口正好能重游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