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开始,武汉市人民政府通过三大电商平台,陆续向全体在汉人员投放5亿元的“武汉消费券”。从那之后,每周四中午12点抢消费券,已经成为众多武汉市民的习惯之一。不少铁粉,甚至调好了抢券闹钟,避免错过时机。
在武汉消费券的带动下,江城经济快速复苏态势明显。截至今天,武汉消费券累计投放数量超4300万张,拉动消费金额超50亿元。
今天傍晚,在武昌黄鹂路一家超市,68岁的宋婆婆买了两条酸奶、两份卤干子,收银员告诉她,一共32元。“姑娘,麻烦你帮我看看,我微信里有一张超市消费券,10块钱,帮我用掉吧!”宋婆婆边说着,边把手机递给了收银员。
收银员接过手机,迅速打开微信支付,扫码支付后,手机页面显示扣费22元。“真好真好,每次都麻烦你们帮我用券。”宋婆婆告诉记者,从第一期开始,她每次都会抢消费券,十次有八次能抢到,“刚开始不会玩儿,是孙儿一步步教我的,抢了两次就驾轻就熟了。”
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周三是前一次抢券的最后核销机会,这一天来咨询用券的市民明显会增加很多。
武汉消费券共分为四类,包括餐饮消费券、商场消费券、超市(便利店)消费券、文体旅游消费券。据武汉市商务局统计,截至目前,四类消费券中,核销率最高的是超市(便利店)消费券,核销增长最快的则是商场消费券。
什么年龄段的人最爱消费券?三大发券平台之一的微信方面曾统计,武汉消费券投放首日,50岁以上消费者核销消费券人数占比18.6%,40到50岁段为19.1%,与20到30岁、30到40岁、各年龄段消费者差距不大;并且,在核销订单笔数、核销张数上50岁以上消费者也远高于20岁以下消费者。
武汉市商务局方面介绍,武汉消费券日均参与核销商户超过4万户,较活动初期已增加4倍。参与核销商户以中小微商户为主,受益于消费券的武汉商家中中小微商户占比达90%。
位于武汉国际广场负一层的“真快活美食城”,集合了热干面、陕西小吃、印度飞饼、麻辣香锅等十几家小吃档口。这里也成为消费券核销的一大场所。“数据是不会骗人的,以本月为例,后台看到,7月消费券开抢一周后,美食城的营收上涨了30%。”武汉消费券发券平台之一的支付宝相关负责人表示。
“疫情这几个月,商家也很难。任何一点帮助,他们都发自内心的感激。”该负责人介绍,因为疫情,不少武汉商家坚持闭店数月,恢复营业后,生意也不如平常。有的女店主,申请报名消费券出点小问题,都能急得哭出来。“愿意坚持经营的商家,很多都是鼓起了巨大的勇气。不管别人是否相信,我们这些在武汉生活和工作的人,就相信武汉一定会好起来。只要我们能做到的,都会去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中国经济的底盘,而这其中大部分是关系就业和民生的“小店经济”,稳住小微和小店,才能稳住就业,保民生意义重大。从这个方面来看,数字消费券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武汉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消费券自4月19日投放以来,核销率不断攀升,在推进全市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提振消费信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商务经济呈现加快复苏、不断向好态势。
截至7月29日(最后一周投放前),武汉消费券累计投放数量超过4300万张,拉动消费金额超过50亿元。
根据美团研究院数据,武汉各行政区用券数量前五名区分别为洪山区、武昌区、江汉区、江岸区、汉阳区;用券金额及拉动消费金额前五名区分别为洪山区、江汉区、武昌区、汉阳区、江岸区。在美团平台,首次用券的消费者一周后的消费金额较参与活动前平均提升241%。
据悉,7月30日武汉消费券最后一轮投放,支付宝、美团平台将按政府券金额1:1配比投放平台消费券,微信平台也加大了商家消费券派送。
另外,爱看电影的市民有福了!需要提醒的是,最后一周文体旅游消费券的使用场景增加了电影院,抢到文旅券的小伙伴们,下午就可以去影院观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