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新闻网讯(通讯员梁铭铭)8月28日下午,武汉大学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签署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网络安全学院入驻办学协议,正式开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一流网络安全学院新征程。
武汉大学副校长吴平,湖北省委网信办副主任谢双林,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管委会主任、东西湖区委杨泽发,临空港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冬等出席签约仪式,吴平和刘冬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吴平致辞,对中央网信办、省、市、临空港经开区对武汉大学网安学院的发展所提供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她表示,武汉大学将积极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优势,落实双校区办学战略,探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聚力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适应“独立+共享”的新校区运行模式,培养一流网安人才;与地方政府和企业通力合作,不断产出创新性成果,回答习总对网络安全工作的殷切期待。
杨泽发指出,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在内的网安基地系列项目,是构建网安基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良性生态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服务网络强国战略的重大措施,承担着培养一流网络安全人才的重大使命。在“政企学研”多方共同努力下,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据了解,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国家网安基地”),是国内唯一的“网络安全学院+创新产业谷”基地。网络安全学院是国家网安基地内规划建设的学历教育区,也是最核心功能片区,用地面积318亩,总建筑面积28.9万平方米,按照世界一流大学校园标准投资兴建。根据入驻办学协议,临空港经开区还将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高水平办学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并在生活配套和运营服务方面提供重要保障。9月开学前,我校860余名本硕博学生以及全体教职工将搬迁至国家网安基地新校区。
武汉大学网络安全学院入驻办学以后,将按照习总关于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形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实行独具特色的“网络安全学院+创新产业谷”模式,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合作科研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