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武汉大学李红良被免去两重要职务并主动辞任武大基础医学院院长

  早在 5 月 6 日,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便公布了免去李红良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主任和武汉大学 ABSL-Ⅲ 实验室主任职务的通知。

  另外,根据武汉大学审计处公布的通知,武汉大学审计处已派出审计组 ,从 2020 年 9 月 1 日开始,对基础医学院院长李红良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李红良,理学博士,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曾任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大学动物中心主任、武汉大学A3实验室主任、中南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模式动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等。

  2018年,饶毅 主编的《知识分子》 公众号发布了系列文章质疑李红良涉嫌学术造假 ,2019年,饶毅在写给国自然基金委的举报信中再次实名举报李红良。称“贵委应该有效、有胆魂地彻底调查武汉大学医学院李红良17年如一日明张胆的造假”。

  2018年1月18日,饶毅教授主编的《知识分子》公众号发布文章,称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发表的 Nature Medicine 论文涉嫌学术不端,引起轩然大波。

  很快,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发布《关于李红良团队被举报学术不端的调查意见》,调查意见认为李红良团队不存在学术造假,只是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个别疏漏。

  2018年3月10日,《知识分子》发布文章: ,发现李红良从硕士论文开始,多篇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知识分子》称李红良在硕士期间论文就已开始“有意识的造假”。文章称:“在仔细查阅其李红良硕士期间发表的14篇中英文文章及其硕士学位论文后,结果十分清楚:在李红良为第一作者的文章里,《知识分子》发现了至少20多处错误,比如有同一图用在了三篇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章里,前后相差了5个多月;且运用了调背景,180度翻转,剪切,压缩等修图手法——其最终指向极有可能是:有意识的造假。”

  2018年6月,Nature Medicine刊登了来自美国4所大学,6位基因治疗专家的针对李红良Nature Medicine论文的来信,他们认为李红良团队2017年至2018年初发表在该刊的四篇论文中的猴子AAV实验存在重大纰漏。

  2020年7月,云南省昆明市一名六年级小学生以 《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项目,参加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奖,引发社会关注。随后官方通报调查结果,撤销奖项收回奖牌和证书,该小学生的父亲,中科院昆明动物所陈勇彬研究员承认过度参与并致歉。

  之后,“重庆高中生一等奖作品与”,武汉的两名小学生“喝茶抗癌”的《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获三等奖又接连被曝光,成为“舆情事件”。

  根据全国科技创新竞赛官网信息,该项研究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和三年级的两名同学 「李 X 怡」 和 「李 X 卿」 共同完成,但据《上游新闻》报道,两位小学生的父亲正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红良。

  面对质疑,李红良在回复上游新闻的采访时称,“我没有参与女儿的实验研究,该实验由湖北省人民医院的实验技术员王茜全程指导完成,王茜是其爱人的朋友。”“我个人认为这次研究、申报都是符合规范的。武汉市科协调查一下午了,结果会公布的,恳请大家不要伤害孩子。”

  7月17日上午,武汉科协发声明回应称,实验想法由学生提出,在指导老师的演示教学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并得出报告结果。在武汉市选拔赛中,专家组一致认可《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成果,并建议推荐参加省级竞赛。

推荐文章
广告